新中國61年政治建設和政治發(fā)展的經驗

時間:2010-12-12 12:23   來源:紅旗文稿

  站在歷史的高度,縱觀新中國政治建設和政治發(fā)展的歷程,可以毫無疑問、理直氣壯地講,61年社會主義中國所取得的進步是多領域、全方位的。這61年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過程。正因為如是,其間61年也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其中有無比輝煌的成就,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同時也有過失誤,有著這樣那樣的教訓。

  第一,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堅持勇于創(chuàng)新的辯證統(tǒng)一。歷史已反復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總規(guī)律和總趨勢沒有改變,2008年爆發(fā)至今仍未見底的國際金融危機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沒有也決不會過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否則必然會走到邪路上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世情、國情和黨情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必須做到堅持和發(fā)展的有機統(tǒng)一,在堅持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堅持。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政治學研究工作者要始終不渝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永不僵化、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億萬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總結經驗,并將其升華為理論,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為在我們這個大黨大國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做出新的貢獻。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就是要面對經濟成分多樣化、社會思想價值觀念多樣化以及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戰(zhàn),堅決反對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這就必須與新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所謂的“普世價值”等各種錯誤思潮劃清界限,防止各種錯誤傾向和各種教條主義干擾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的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第二,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體和政體辯證相統(tǒng)一。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边@是我國的國體。我國憲法又明確規(guī)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边@是我國的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國體與政體是什么關系?從政治哲學層面講,國體是內容,是指國家的性質,亦即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是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著國家性質。政體是形式,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tǒng)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內容決定形式。正因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體的性質,決定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政體。美、英、德等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體的性質,決定它們實行總統(tǒng)制共和、議會君主立憲和議會共和制等政體。也正是因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體的性質,決定我們不能采用西方的多黨制和“三權分立”等政體。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形式對于內容,并不是完全的消極、被動,形式對于內容有一定的反作用。隨著形勢的變化,我們必須適時找尋適合實現(xiàn)內容的新形式,對體現(xiàn)和反映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體制、機制、程序、規(guī)范以及具體運行上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進一步加以完善,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把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發(fā)揮出來,從而保證我國的國體永不變質。但是也必須明確,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什么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正確的政治方向?我認為,就是必須為著社會主義國體的鞏固和發(fā)展,亦即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的實現(xiàn),而決不能削弱這一國體,更不能利用政體對國體的反作用,借政治體制改革之名,逐步取消共產黨的領導,讓資本當家作主。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國體與政體相統(tǒng)一、不動搖。否則,必然會導致社會混亂,人民遭殃。

  第三,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的辯證統(tǒng)一。社會主義革命是在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首先突破并獲得成功的,這是社會主義革命不同于其他社會革命的顯著不同之點。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個相當長的發(fā)展時期內,不可避免地落后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把追趕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作為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在相對和平的歷史時期,國家要發(fā)展,社會要前進,而經濟建設始終是國家各項建設的基礎、大局和首要任務。對于這一興國之要,對于黨、國家興旺發(fā)達和長治久安的這一根本要求,我們必須“咬定青山”毫不動搖。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黨、國家生存發(fā)展的立國之本和政治基石,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在四項基本原則中,十分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黨的領導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社會主義道路首先體現(xiàn)在經濟基礎范疇。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亦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更具根本性,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和重要性。我們應牢牢記住兩點:一是我們要建設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所實行的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二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因如此,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都強調: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 財產所有制不是虛的和空的,它不僅體現(xiàn)在財產管理制度上,也必然體現(xiàn)在財產分配制度上。財產所有制決定財產分配制度,財產分配制度也反作用于財產所有制。因此,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與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制度有著內在、本質、完整、高度的統(tǒng)一性。如果僅講再分配中的公平,不講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就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國家發(fā)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因此,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毫不動搖地堅持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 我們應當充分認識,“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完整地理解和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才能使我們牢牢地把握住了現(xiàn)代化的歷史機遇。

  第四,必須堅持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辯證相統(tǒng)一。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這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找到的一條有利于發(fā)展人民民主,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人民安康、社會和諧、政治社會穩(wěn)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發(fā)展道路。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實現(xiàn)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途徑和法治保證。這三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高度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在這三者有機統(tǒng)一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這三者并不是并列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講,在這三者有機統(tǒng)一中,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是我們的歸宿之地,而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僅僅是達到人民當家作主的手段,是達到歸宿之地的橋和船。因此,衡量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正不正確的根本標準,是能不能有效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二是黨既要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又要充分發(fā)揮統(tǒng)領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作用。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來,階級的統(tǒng)治與黨的領導是有分別的,黨只是階級的最有覺悟的一部分人的組織,黨應當而且只能在無產階級國家中起領導作用,黨不應當而且不能代替階級去實行統(tǒng)治。在當代中國,無論是黨的領導還是人民當家作主,都必須得到法治的保障并在法治范圍內實施,嚴格依法辦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不能以黨代政,黨不能代替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行使權力。黨政職能應該也必須分開。隨著歷史條件、社會環(huán)境、具體任務的變化,黨的領導方式和方法也必須相應地有所改變。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通過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來實現(xiàn)的。如果放棄了這種領導,就談不上執(zhí)政地位。各級政權機關,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和軍隊都必須接受黨的領導,任何削弱、淡化黨的領導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統(tǒng)領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政黨和集團無法替代和完成的。否則,全國就會出現(xiàn)一盤散沙的局面,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也就無從談起。三是不能片面理解法律高于一切。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有著鮮明的階級性。體現(xiàn)無產階級意志的法與體現(xiàn)資產階級意志的法,在階級實質上是根本不同的。有人說,我國的法律高于一切。相對于任何個人和組織而言,我們承認它高于一切。但超出了這個范圍說法律高于一切,則是片面的、形而上學和絕對化的提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要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當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需要適應新的情況,更好地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就要通過國家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及時地修改或廢除相關過時的法律。而憲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正、修改或廢除,離不開黨的領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和呼聲,是我們憲法和法律合法性的全部來源,也是其得以永葆活力的動力和源泉。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這三者也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統(tǒng)一體,缺一不可。

  第五,必須堅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和為了人民的辯證相統(tǒng)一。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然是相信、依靠和為了人民的有機高度相統(tǒng)一!叭娜鉃槿嗣穹⻊铡、“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價值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億萬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我們始終不變的真理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真正動力”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動力觀。我們是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有機統(tǒng)一論者,是價值觀、真理觀和動力觀的有機統(tǒng)一論者。立場、觀點、方法、價值觀、真理觀、動力觀,全部有機統(tǒng)一到人民群眾這一主體上。我們深知,離開群眾,任何人、任何集團和政黨,必然一無所成。蘇聯(lián)解體、蘇共垮臺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的詞句掛在嘴上,經常背誦大段語錄,形式上看好似“堅持”,但實際上言行不一,謀的是一己私利,這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憎恨的作風。我們黨與人民群眾是魚水關系,不是油水關系;也不是蛙水關系,需要時跳到水里游游,不需要時跳到岸上享受自己的“安樂窩”;更不是火水關系,如果是水火關系,那么這個黨就離壽終正寢不遠了。群眾中的個體是一滴水,一滴水很容易干涸,但一滴滴水匯聚在一起,便成溪成河,成江成海。對于各種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歪風邪氣和錯誤潮流,群眾在一定條件下、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無能為力,顯得風平浪靜,但在特定條件下,就有可能掀作巨浪,翻江倒海。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永久站立在人民這塊大地上﹐把相信、依靠和為了人民高度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我們才能永久成為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

  第六,必須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的辯證統(tǒng)一。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政治發(fā)展事業(yè)中的領導地位的形成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同時,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現(xiàn)階段政治建設和政治發(fā)展的艱巨任務都決定了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因此,我們要同各種反對黨的領導的錯誤傾向劃清界限,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堅持黨的領導。同時,我們也要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的不斷發(fā)展變化,與時俱進地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堅持權為民所用,嚴防黨內出現(xiàn)特殊的利益集團。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南方時明確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薄瓣P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81頁)這是鄧小平深謀遠慮地思考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與命運,深刻總結我黨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冷靜反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特別是東歐劇變、蘇共垮臺、蘇聯(lián)解體的沉痛教訓,所得出的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十分重要的結論。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及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我們要牢牢記取這一點,始終不渝地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ɡ钌髅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治學研究會會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田云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浦县| 舟曲县| 永川市| 扶风县| 旬邑县| 衢州市| 仙游县| 吴忠市| 长海县| 昆明市| 阳原县| 子长县| 永德县| 喜德县| 淮北市| 阜宁县| 堆龙德庆县| 鹰潭市| 万山特区| 崇阳县| 贵港市| 镇康县| 潮州市| 当雄县| 内黄县| 博野县| 通城县| 满城县| 甘肃省| 乌拉特后旗| 萍乡市| 杂多县| 北宁市| 桃园市| 顺平县| 沿河| 化隆| 和顺县| 秭归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