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沈葆楨:臺灣近代化先驅

2022-04-28 09:48: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谷雨時節(jié),走進福州市三坊七巷,雨后的斜陽照在宮巷26號的朱漆大門上,透出幾分滄桑。這座2000平方米老宅的馬頭墻高聳挺立,門前青石牌匾書寫五個字——“沈葆楨故居”。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沈葆楨”三個字的分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的沈葆楨,身上有許多標簽: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清朝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臺灣近代化第一人”。

  這座建于明朝天啟年間的大宅院曾數(shù)易其主。清同治年間,進士出身的沈葆楨,被破格提升為九江知府后,購買并修繕此宅。

  1865年,沈葆楨的母親過世,他回到福州丁憂守孝。但賦閑在家的清靜很快被洋務派領袖之一的左宗棠打破。

  彼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兩次鴉片戰(zhàn)爭接連戰(zhàn)敗,英法聯(lián)軍步步緊逼。為打造近代海軍,外御列強,左宗棠這才請沈葆楨出山,主持福州船政局。很快,沈葆楨作為第一任船政大臣,在福州建立起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座造船廠,裝備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海軍艦隊。

  在沈葆楨的倡議與堅持下,福州船政局開辦學堂,先后派出留學生100多人,遠赴英、法等國學習輪船制造技術和駕駛技術,培養(yǎng)了鄧世昌、林泰曾、劉步蟾、林永升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冥冥之中,沈葆楨以及他培養(yǎng)的船政學子們,開始與臺灣產(chǎn)生交集。

  1874年,日寇派兵侵占臺灣南部瑯懋、牡丹等地。清廷委任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督辦臺灣軍務。赴臺當天,沈葆楨與一批大臣聯(lián)名上奏《籌臺灣防務大概情形折》,揭露日本侵略野心,隨即攜船政學子們跨海赴臺,將所勘探臺灣海防情形與風土人情詳盡繪圖,為臺灣海岸版圖的界定作出歷史性貢獻,也為保臺御敵提供了重要參考。

  “沈葆楨不僅參與了中國近代的海防實踐,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卓有遠見的海防思想,在中國近代海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沈葆楨是近代臺灣海防思想的奠基人和踐行者。”福建教育學院教授陳超說。

  談到臺灣近代的建設開發(fā),沈葆楨更是功不可沒。主政臺灣期間,沈葆楨悉心籌劃、深謀遠慮,就臺灣的防務和開發(fā)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他著手開禁、開府、開路、開礦,并開發(fā)臺灣東部山區(qū),廢除渡臺禁令,鼓勵開墾,促成臺灣政治經(jīng)濟中心北遷。從此,島內人口大幅增加,并開始與大陸自由通商、通航,迎來了經(jīng)濟的一次大飛躍,為1885年的臺灣建省奠定了基礎。

  著名史學家連橫曾評價沈葆楨:“析疆增吏,開山撫番,以立富強之基,沈葆楨締造之功,顧不偉歟!

  100多年過去,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宅雖有些老舊,但建筑架構大致完整,官宦府第的風范猶存,堂上正中黑底金字的八字對聯(lián)“詩禮傳家,文章華國”歷經(jīng)百年滄桑,依然熠熠生輝。

  這一天,喜歡歷史的臺青李正能跟隨“新福建海峽頻道”攝制組來到沈葆楨故居。面對老宅的粉墻黛瓦,他感慨萬千!芭_灣民間流傳著許多沈葆楨的故事。他主政期間,增設郡縣,開山撫番,設立義學,還為鄭成功和保衛(wèi)臺灣的忠烈之士建祠祭祀,開啟了臺灣的近代化進程。為紀念其功績,臺北市政府大廳曾起名為‘沈葆楨廳’,并懸掛他書寫的《禮運大同篇》以及相關生平事跡。”李正能說,“臺灣民眾至今對沈葆楨的功績仍耳熟能詳,沈葆楨是當之無愧的‘臺灣近代化之父’!

[責任編輯:楊永青]
铜鼓县| 松原市| 苏州市| 郴州市| 钦州市| 盐城市| 安塞县| 开鲁县| 平舆县| 江门市| 东海县| 定结县| 北流市| 营山县| 新乡县| 龙南县| 温州市| 吴忠市| 中牟县| 新余市| 常宁市| 深州市| 永城市| 潼南县| 界首市| 台北市| 屏东县| 博爱县| 三江| 巴塘县| 渑池县| 古浪县| 建昌县| 武义县| 来凤县| 霍邱县| 台中市| 石渠县| 普定县|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