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lǐng)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真是陰差陽錯到臺灣(圖)

2013年06月27日 13: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真是陰差陽錯到臺灣(圖)

  圖為郁慕明(右)出席臺兒莊中華文化促進會成立揭牌儀式。高啟民攝

  “心手相連共筑中華夢”兩岸和平文化論壇,不久前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舉行,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應邀出席。會議期間,記者專訪了郁慕明。

  記者:您常常感慨說,到臺灣“真是陰差陽錯”,這如何理解?

  郁慕明:抗戰(zhàn)勝利,臺灣光復,急需生活用品,舉辦國貨博覽會,我父親決定去臺投資,帶我祖母坐飛機去,讓我排行第十一的姐姐、第十五的哥哥和公司職員坐船去。出發(fā)前一天,我父親問哥哥,書包整理好沒有?他說沒有,父親說,那你不用去了,換老幺去。就是這樣一句話,我們?nèi)曳指袅?2年才又相聚。

  我要強調(diào)的是,從我上面說的親身經(jīng)歷,證明兩岸之間早年的空中、海上交通就是直航,而且不用辦什么簽證,我就可以取代哥哥上船去臺灣,因為這是一國的國內(nèi)航線!

  我們留在臺灣后20年,我母親才以僑眷身份經(jīng)香港到臺北會面。我則是1990年回上海,相隔了42年。

  記者:臺兒莊歷史上,明末清初時曾經(jīng)有“郁臺花馬”四大富戶,至今還流傳著“郁半街,花半營”之說。能否介紹一下您家族與臺兒莊的淵源?

  郁慕明:我家的族譜是從曾祖父開始修的。聽我的父親說,我們應該是從山東到上海謀生發(fā)展的。郁氏家譜有載“吾郁氏系出黎陽”、“以黎陽天行族人公墓簡稱黎陽族墓”,從一世天行公到五世光發(fā)公時,開始以“光懷錫元慕……”等20字為譜名,所以到我已是第九代。2009年到臺兒莊,時任棗莊市長陳偉特別帶我去看郁家碼頭,介紹郁家花園遺址前兩棵已經(jīng)400年的大樹,還說臺兒莊有很多的郁姓人,這使我非常驚訝。這兩年我多次與當?shù)赜羰献谟H溝通交流,知道了更多有關(guān)郁氏的信息,現(xiàn)在進一步尋根確認中。

  記者:2009年12月,臺兒莊成為大陸第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您如何評價這個交流基地的作用?您認為就它目前的發(fā)展,在兩岸未來邁向和平統(tǒng)一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機會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郁慕明:臺兒莊這個首座兩岸交流基地還沒有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在臺灣好像沒有太多報道,應該讓這個交流基地能夠廣為周知,擴大影響。

  記者:您對臺兒莊古城重建有什么好的建議?

  郁慕明:重建在硬件上面是恢復過去的面貌,另一方面這一段歷史又要讓人們不能忘記,這就必須保留原有的一部分戰(zhàn)爭遺跡,這些遺跡的留存要有一個完善的規(guī)劃。對某些特定游客尤其是年輕人來說,來這里不只是看看臺兒莊重建以后的面貌,應該針對當年戰(zhàn)爭留下來的遺跡,對他們作一系列感人的旅游路線的解說。聽說今年已經(jīng)拍完40集的電視劇,這么長的電視劇,一定有很多演員,有不少實體布景。拍完以后,應該保留部分實景,陳列道具、服裝,將電視劇里扮演將軍士兵的演員照片與真人真事的照片對照展出,這就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記錄和展示,可以直接打動人心。

  日本廣島遭遇過原子彈的轟炸,日本不讓年輕人忘記這段歷史,而且憑這段歷史還把自己說成是受害者,到世界各地去廣做宣傳。我們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臺兒莊古城是二戰(zhàn)史上的重要戰(zhàn)場,打過抗日戰(zhàn)爭一場關(guān)鍵戰(zhàn)役。

  記者:聽說您現(xiàn)在不只自己經(jīng)常參訪大陸,最近也多次組織臺灣的年輕學子參訪大陸,請您談談有關(guān)組織這些活動的想法和做法,目前有沒有什么具體的成果?

  郁慕明:去年,我們集合了120名年輕人,分成三線四團到大陸。北線從北京到承德避暑山莊、內(nèi)蒙古,再到錦州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沈陽“九·一八”紀念館、沈陽故宮、大帥府。騎在馬上,遠眺一望無際、廣大遼闊的錦繡山河,這些來自臺灣的青年朋友都感覺非常震撼。中線是從西安到延安,這條路線是中華歷史和中國共產(chǎn)黨崛起的路線。南線則是從南京、杭州、寧波、上海,是體會國民黨當年的歷史,跟改革開放以后兩岸經(jīng)濟合作的成果。

  這些年輕人回臺灣后,都寫了心得感想,我們集結(jié)編了一本《中華兒女策馬中原——2012文史體驗營紀實》。今年我們還要組織90個年輕人,走北線、南線和西南線,我?guī)ш犠呶髂暇。西南線是從昆明到騰沖,這是抗日遠征軍的路線,那里當年死了很多將士,有紀念碑、軍人墓。我們要讓臺灣的年輕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認識自己民族的根源。(本報記者 徐錦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兴义市| 合肥市| 蓬溪县| 仁化县| 阜新市| 曲阜市| 佳木斯市| 常宁市| 秦皇岛市| 马边| 县级市| 乐都县| 平塘县| 佛学| 邻水| 和龙市| 沙湾县| 永顺县| 星座| 石景山区| 桐柏县| 图木舒克市| 临澧县| 衡山县| 桓台县| 星座| 长葛市| 南宫市| 湖北省| 达孜县| 柳河县| 利津县| 宁海县| 杭州市| 乐业县| 福贡县| 郯城县| 梧州市| 呈贡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