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wǎng)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華府觀察:美伊各執(zhí)一辭“暗殺門”變“羅生門”

時間:2011-10-17 09:11  來源:中新社

  一個德克薩斯州失敗的汽車經銷商莫名其妙地聯(lián)系上了一個墨西哥販毒集團的“毒梟”,一出“暗殺沙特駐美大使的陰謀”就此啟幕,孰料該“毒梟”竟是美國毒品管制局的一名“線人”,于是一起可能引發(fā)美伊大戰(zhàn)的陰謀剛剛啟幕就宣告劇終。

  “毒梟”、“暗殺”、“線人”——用這三個關鍵詞編出的影視大片在全世界數(shù)不勝數(shù),無怪乎連見多識廣的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也感嘆:這出謀殺行動活像“好萊塢大片的劇本”。

  問題的關鍵是,誰是這出“暗殺大劇”的導演與出品方?美國官方指責這起陰謀從編劇、贊助到導演都來自伊朗,而伊朗則反駁這是美國自編自導的“鬧劇”。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指責伊朗涉案的事實有目共睹,不容置喙,并聲稱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最嚴厲”制裁;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16日回應稱恐怖主義是“沒有教化的人”所做的事情,伊朗不屑做這樣的事。

  有趣的是,這件事從發(fā)展過程到邏輯思維都充滿著層層謎團和矛盾,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存在兩種或者多種可能性,最后很可能又變成雙方各說各話的“羅生門”。

  過去涉及美伊之間的恩怨,大多成了難解的“羅生門”。比如最近兩年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到暗殺,特別是2009年在沙特朝圣時神秘失蹤的伊朗核專家阿米里更將“羅生門”演繹到極致,他究竟是自愿到美國還是被綁架到美國,謎團迄今未解。

  就本次刺殺沙特大使的情節(jié)看,就連美國官方、專家及媒體都持有懷疑態(tài)度。

  首先,涉案的伊朗裔美國人阿巴布希是一個過去幾年生意屢屢失敗、婚姻又破裂的汽車經銷商,他的朋友都稱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窩囊廢”,連美國官員也坦言,用他搞謀殺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荥经县| 长岛县| 拜城县| 上饶市| 墨玉县| 亚东县| 通城县| 怀远县| 钟山县| 衢州市| 西乌| 密山市| 重庆市| 新余市| 洪洞县| 临西县| 东阿县| 贺兰县| 石台县| 武穴市| 平安县| 区。| 弥勒县| 永宁县| 黔江区| 永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泗水县| 民和| 霞浦县| 徐水县| 罗定市| 扶余县| 石楼县| 连云港市| 麻城市| 信丰县| 贡觉县| 博野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