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序列顯示臺中惠來人源自大陸北方(組圖)

時間:2008-03-20 10:56   來源:你好臺灣網(wǎng)


1:古惠來人的復原頭像

  你好臺灣網(wǎng)3月19日訊 本臺駐臺北記者陳江濱、謝際爭報道:

  臺灣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上海復旦大學與花蓮慈濟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古代人類DNA實驗結(jié)果顯示,距今1300年前臺中惠來人遺骸的母系血緣,可能來自山東、河北到東北這個范圍。而從鹿寮遺址出土的玻璃珠成分分析,更發(fā)現(xiàn)當時臺灣和大陸以及東南亞的貿(mào)易往來密切。

  科博館是從2002年7月1日開始進行臺中惠來遺址的挖掘,研究表明該遺址距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在此處發(fā)現(xiàn)至少有牛罵頭、營埔及番仔園三層文化的堆積,其中以1300年前俯身遺骸的出土,為臺中市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具有重大的考古學意義。

  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博士在發(fā)布會上表示,臺中惠來古遺址出土的人骨,至今有29具,為了進一步探詢臺中人的祖先來自何處,科博館從2006年起,和上海復旦大學及花蓮慈濟大學合作,以惠來遺址出土人骨,嘗試進行古代DNA實驗,選取了三顆來自不同個體的牙齒,最后成功抽出一個樣本的粒線體DNA。粒線體DNA是母系遺傳,可以了解個體的母系血緣。初步實驗結(jié)果顯示,惠來人的母系血緣可能來自大陸北方,也就是山東、河北到東北這個范圍。

  由于古代DNA實驗尚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克服,此結(jié)果尚待驗證,古代DNA實驗很容易受到研究者本身DNA的“污染”而產(chǎn)生不同結(jié)果。為此,該研究團隊已經(jīng)另送不同樣本到加拿大,由大陸權(quán)威學者楊亞東主持的古代DNA實驗室針對“污染”問題進行分析。但何博士認為,這已經(jīng)是臺灣考古學研究的一個新里程碑。

  此外,臺灣中部地區(qū)鐵器時代的番子園文化,裝飾品以玻璃珠最常見,可能的用途為頸飾、腕飾、耳飾或衣物綴飾。在臺中市惠來遺址、臺中縣沙鹿鎮(zhèn)鹿寮遺址和南勢坑遺址,都出土不少玻璃珠,顏色與形狀種類繁多。根據(jù)對鹿寮遺址玻璃珠的成分分析,可知這些玻璃珠的來源復雜。其中包括了鈉鈣玻璃,屬于西方典型的鈉鈣硅酸鹽玻璃體系,可能來自印度。此外有高鉛硅酸鹽玻璃和鉀鉛硅酸鹽玻璃,使用氧化鉛作為玻璃的助熔劑,是中國古代制造玻璃的主要特征。何博士說,這代表當時臺灣是聯(lián)系大陸和東南亞海上交通的重要中轉(zhuǎn)站,可說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樞紐。

  關(guān)于這批玻璃珠的來源為何?是從大陸傳入臺灣?或是大陸的玻璃制作技術(shù)傳入東南亞,而又返銷回臺灣,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另外科博館也展示一件根據(jù)惠來遺址發(fā)掘出土文物所想象復原的陶獸足,考古隊在發(fā)掘營埔遺址時又發(fā)現(xiàn)了五件。陶獸足是一種特殊的古代遺物,只在臺灣營埔文化的少數(shù)遺址出現(xiàn)過。營埔文化是臺灣中部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年代大約在距今3500年至1500年之間,遺物包括多種石器,以及以灰黑色為主的陶器。

  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是臺中市極具參觀價值的科學會堂,全館分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廳、中國科學廳、地球環(huán)境廳及植物園,豐富館藏在淺顯易懂的解說中為民眾開闊視野。該館的“臺灣獼猴”及“臺灣艷紅鹿子百合”兩項特展也曾到大陸數(shù)個城市展出交流。


編輯:陽艷萍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郁南县| 泌阳县| 黄陵县| 定州市| 肇州县| 海林市| 南汇区| 五家渠市| 安塞县| 太仓市| 绥中县| 阳西县| 西和县| 通榆县| 延川县| 铜川市| 越西县| 安岳县| 独山县| 延津县| 西乌珠穆沁旗| 惠水县| 西吉县| 卢氏县| 新兴县| 阳西县| 新宁县| 贵定县| 祁门县| 衡水市| 盐津县| 平谷区| 六盘水市| 湘乡市| 清河县| 木兰县| 襄垣县| 凤翔县| 磴口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