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馬關條約》120年:春帆樓下晚濤哀

2015-04-16 11: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編者按】2015年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紀念日,中國社科院近代史學者禇靜濤特別為中國臺灣網撰稿,回顧這個不平等條約當年帶給臺灣同胞及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與傷害,同時寄語海內外中華兒女:記取歷史教訓,共謀國家復興,維護人類和平,不使歷史的悲劇重演!

  1894年7月25日,日本挑起甲午戰(zhàn)爭。9月中旬,日軍攻占平壤,在大東溝擊沉多艘北洋艦隊軍艦。清軍兵敗如山倒。日軍長驅直入,攻打遼東,占領旅順。1895年2月,日軍攻占威海衛(wèi),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日軍整師待發(fā),擬直搗北京。

  3月21日,馬關和談開始,停戰(zhàn)區(qū)域不包括臺海地區(q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要割臺灣等地,李鴻章告,英國將會干涉。伊藤博文狂稱,“豈止臺灣而已,不論貴國版圖內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國能出面拒絕?”23日,日軍攻占澎湖列島。29日,翁同龢知“澎陷臺線斷,奈何!”30日,“懶極悶極,不知臺事如何也”。

  清政府高層就是否答應割讓臺灣,意見不一。4月6日,翁同龢“力言臺不可棄,氣已激昂”,“恐從此失天下人心”。某高官“則謂陪都重地,密邇京師,孰重孰輕,何待再計”。翁同龢畢竟書生,感慨“蓋老謀深算,蟠伏于合肥銜命之時久矣”,“余之不敏不明,真可愧死”。

  是否割遼東半島和臺灣,4月8日,慈禧太后表示,“兩地皆不可棄,即撤使再戰(zhàn)亦不恤也”,擺出高姿態(tài)。14日,翁同龢記道,“惟李相頻來電,皆議和要挾之款,不欲記,不忍記也”。16日,翁同龢“見李電,言廿三日(17)巳刻畫押,限廿日在煙臺換約”。

  4月17日,李鴻章在日本馬關春帆樓上,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主要內容有:“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并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包括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簽約割臺的消息傳出,廣大臺胞悲苦萬分,哭聲達于四野。地方士紳電吁清廷:“割地議和,全臺震駭,自聞警以來,臺民慨輸餉械,固亦無負列圣,深仁厚澤,二百余年之養(yǎng)人心、正士氣,正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朝棄之?全臺非澎湖可比,何至不能一戰(zhàn)?臣桑梓之地,義與存亡,愿與撫臣誓死守御。若戰(zhàn)而不勝,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上對列祖下對兆民也!

  在北京的臺灣舉人和臺籍官員聯(lián)名上書,“祖宗墳墓,豈忍舍之而去?田園廬舍,誰能挈之而奔?”要求堅持抗敵,不能將臺灣“棄以予敵”,“臺地軍民必能舍死忘生,為國家效命”。

  4月19日,翁同龢“得臺灣門人俞應震、丘逢甲電,字字血淚,使我無面目立于世人矣”。23日,光緒帝哀嘆,“臺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

  一些有識之士反對批準《馬關條約》。在“公車上書”中,康有為等人痛陳,“棄臺民即散天下”,“欲茍借和款求安目前,亡無日矣”。

  翁同龢內心不愿接受《馬關條約》,但理智又告誡他,除非再戰(zhàn),否則只得批準《馬關條約》。4月24日,他記道,“言者大率謂和約當毀。余雖懦,不敢贊成,而公論不可誣,人心不可失,則日夕在念,思所以維持之,卒不能得,則嘆息抑郁,瘀傷成疾矣”。

  慈禧太后一生視權如命。她深知批準《馬關條約》對她意味著什么。4億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將她淹死。她干脆不露面,一推了之。4月25日,光緒皇帝請見皇太后,“面陳和戰(zhàn)事”。內監(jiān)傳旨,“今日偶感冒,不能見,一切請皇帝旨辦理”。

光緒皇帝不敢做出決斷。4月26日,慈禧太后表態(tài),“和戰(zhàn)重大,兩者皆有弊,不能斷,今樞臣妥商一策以聞”,將球踢給文武百官。28日,翁同龢記道,“上以和約事徘徊不能決,天顏憔悴,書齋所論大抵皆極為難,臣憾不能碎首以報”,“如在沸釜中”。為了保住北京,光緒皇帝最后不得不下令,批準《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危及到俄、德、法在中國的利益,三國出面干涉,日本被迫讓步,仍堅持割占臺灣。清政府阻止日本侵臺的設想破滅,不得已派全權大臣伍廷芳與日本全權代表伊東己代治在煙臺換約。日本政府隨即任命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下令進攻臺灣。

  為抵抗日本侵略,5月中旬,以丘逢甲為首的臺籍士紳籌劃成立“臺灣民主國”,自主保臺,電告中外:“臺灣屬倭,萬民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慘曷極!伏查臺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唯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屏蔽……臺民此舉,無非戀戴皇清,圖固守以待轉機。”廣大臺胞戀戴祖國之情,溢于言表。16日,臺灣巡撫唐景崧出任“臺灣民主國”總統(tǒng)。

  5月16日,翁同龢“入議臺事,未有所決”。17日,“知俄復絕臺事,又見臺民公電,為之流涕”。18日,“臺灣事三國皆復絕,于是派李經方會同日本樺山商辦事宜”。19日,翁同龢“至恭邸處,偕同人及慶王問臺灣撤官事”。27日,翁同龢知“唐署撫竟為臺民擁戴為自主之國總統(tǒng)。噫,奇矣!”31日,“見臺灣基隆開仗電及成都鬧教堂電,意甚怦怦”。

  5月底,日軍在澳底登陸,進攻基隆。清軍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守。6月上旬,日軍占領臺北城,唐景崧返回廈門。臺灣人民紛紛拿起武器,自發(fā)抵抗日軍。

  6月6日,翁同龢“看電報六,皆交臺及臺不守事,憤懣之至”。8日,“臺灣則不可問也”。

  8月28日,李鴻章到北京,光緒帝“先慰問受傷愈否,旋詰責以身為重,凡兩萬萬之款從何籌措,臺灣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傷國體,詞甚駿厲。鴻章亦引咎唯唯”。

  甲午戰(zhàn)爭遭到慘敗,清政府高層決策者慈禧太后、光緒帝、翁同龢、李鴻章等人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臺籍進士丘逢甲血書,“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肮鲁肌睉獙Α盎噬稀、“太后”,而非“宰相”。他用曲筆譴責清政府對臺灣人民無情的拋棄。

  中國雄踞東亞千年,自信自大的心理被“小日本”無情擊碎,至今未復。維新志士梁啟超驚呼,“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爭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

  1911年3月28日至4月11日,梁啟超自日本乘船赴臺,對基隆、臺北、臺中展開了旅行及考察,與臺籍士紳林獻堂、甘得中、連雅堂等人吟詩唱和,感慨割臺之痛,追懷劉銘傳治臺的事功。船近基隆港,梁啟超寫下:“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

  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書》,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中國戰(zhàn)區(qū)臺灣省受降典禮。臺灣終于回歸祖國,洗卻了中華民族在甲午戰(zhàn)爭所遭受的奇恥大辱,是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最大收獲之一。

  乙未馬關之恥已為乙酉日本投降所湔雪。2015年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0周年紀念日。海內外中華兒女應記取歷史教訓,共謀國家復興,維護人類和平,不使歷史的悲劇重演。(本文作者:褚靜濤,系近代史學者)

[責任編輯:趙靜]
堆龙德庆县| 秦安县| 尉氏县| 黔江区| 陆河县| 嘉义县| 祥云县| 襄城县| 南皮县| 大冶市| 苏尼特右旗| 洪洞县| 齐齐哈尔市| 横峰县| 东台市| 新昌县| 寿宁县| 博客| 万宁市| 广州市| 西城区| 仙游县| 石嘴山市| 海口市| 鹤岗市| 合江县| 从化市| 灵石县| 繁昌县| 达州市| 淮阳县| 开原市| 当阳市| 武山县| 通城县| 黄大仙区| 徐州市| 天等县| 错那县| 桂东县|